你是否有过睡梦中被一声“啼哭”惊醒,被孩子“闹”醒,对此可以了解一下本篇文章-儿童夜醒。
什么是儿童夜醒呢?
通俗点讲,儿童夜醒是指儿童半夜醒来,哭闹不安,不能持续的整夜睡眠。好发于1-2岁儿童,无明显性别差异。
造成儿童夜醒的原因有哪些呢?
护理因素
儿童夜醒的原因有时来自父母不正确的哺育方法,而不是儿童本身。有些父母给予儿童过多的爱和关注,婴幼儿入睡常常不是在床上,而是采取抱着、拍着、摇着,甚至含着奶头入睡,这不仅影响儿童建立正常的睡眠模式,也使儿童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
家庭因素
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气氛紧张,母亲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均可引起儿童夜醒。睡前精神刺激、打骂体罚也会造成夜醒。
环境因素
卧室温度不适宜,外界环境嘈杂,儿童饥饿口渴等均可引起夜醒。
儿童夜醒都有哪些表现呢?
1.不能持续睡眠,容易惊醒,轻则2-3次,重则4-5次,并伴哭闹不安。
2.醒后难以入睡,常重复就寝入睡过程,父母需要花1-2小时照顾,给父母带来烦恼和不安。
3.有的昼睡夜醒,节律颠倒;有的不愿上床睡眠;有的要求抱着睡或听故事。
4.有的儿童睡前莫名焦虑或对黑暗和孤独的恐惧。
根据儿童夜醒的表现,诊断是不难的。但要与因躯体疾病引起的苦恼不睡眠相鉴别,如感冒发热、腹痛等疾病。
对于儿童夜醒怎么防治呢?
1.心理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解释、安慰、指导,消除父母心理困扰,纠正不合理的抚育方法。
(2)行为治疗:根据父母提供的材料,建立一个规律的睡眠计划。
2.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安静的居室环境,新鲜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温暖舒适的衣被,减少睡前的刺激。
3.药物治疗:一般不采取药物治疗,对于夜眠太少,哭闹不安的儿童可给予少量镇静剂,以协助建立新的睡眠规律。
儿童夜醒一般预后较好,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疾病可获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