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点击:      时间:2021/7/21 9:41:35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c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宣教内容:

  (一)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穿着柔软宽松棉质衣裤,每天用温水洗澡并更衣。患儿手足有疱疹,搔抓易引起继发感染,一旦疱疹抓破,疱浆液会引起病毒散播,因此要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患儿搔抓有疱疹的皮肤。足底疱疹较多的患儿,要减少走动。臀部有皮疹的患儿要勤换尿布,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指导家属给患儿洗澡时动作轻柔,勿反复擦洗疱疹部位的皮肤。

  (二)口腔护理 患儿口腔有不同程度的疱疹、溃疡引起疼痛而拒绝进食,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可减轻疼痛,促进疱疹愈合,预防继发感染。口腔疱疹少者,年长儿鼓励多喝水,进食前后用温水漱口;婴幼儿喂奶后少量多次喂水,保持口腔清洁。口腔疱疹多者,每天用0.9%NS做口腔护理2~3次,再用信韦林气雾剂喷洒疱疹局部,喷药后20~30 min方可进食,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睡前再加喷一次气雾剂。

  (三)饮食护理 以营养丰富,易消化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菜粥、蒸蛋等。暂停过酸或过甜的水果、奶制品、饮料等,以免刺激口腔溃疡处,加重疼痛。少量多餐,鼓励患儿增加饮水量。因口腔溃疡拒食、拒水而造成脱水、酸中毒的患儿可进行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四)洗手是预防该病的重要环节,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不随地大小便的良好习惯。教导患儿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掩盖口鼻。

  (五)指导家长患儿的玩具要定期消毒,奶具、餐具用后要清洗消毒,勤清洗衣被,并予曝晒。

  (六)居室内定时通风,保证小儿充足的休息睡眠,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七)幼儿园是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场所,由于手足口病为传染性疾病,传染期为10-14天,发病2周内不要送幼儿园或到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