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结肠大息肉,如何治疗内镜下微创手术来帮忙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点击:      时间:2021/10/22 9:42:56

  结肠大息肉,如何治疗--内镜下微创手术来帮忙

  近期,我院消化内科消化内镜室成功切除了多例结肠大息肉。

  病例一:

  患者王某,男性,49岁,因“脐周疼痛”入住我院消化内科,行无痛电子肠镜检查后,示:结肠多发息肉。息肉最大约2.5*2cm,息肉较大,当即于我院内镜中心行内镜下完整微创切除,术后病理回示:管状绒毛状腺瘤。

  病例二:

  小南(化名)今年三岁,两个月前,因“大便带血”行超声检查,在乙状结肠处发现了一枚直径2.6厘米左右的息肉,像颗李子一样卡在他的肠管中,影响了孩子的营养吸收,而且息肉表面娇嫩,在肠道摩擦中受伤流血,导致了小南长达一个月的便血症状。找到病根,经过我院麻醉科、消化内科全面评估,决定行全麻下结肠息肉电切术(EMR术),经过结肠镜检查,发现小南的息肉刚好在直乙交界处,此处空间狭窄,不好控镜,操作困难,医生凭借丰富的经验,在麻醉科医生、内镜中心护士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了肠镜下结肠息肉电切术,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出血,术后病理示:幼年性息肉。术后第三天安全出院。

微信图片_20211022152217.jpg

  内镜下结肠息肉电切术的优势:

  1. 在结肠镜下将一些体积较大的的息肉切除,避免了开腹手术;

  2. 可以完整地切除肿瘤,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3. 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节约治疗费用。

  切除后就万事大吉了吗?

  有些患者认为息肉切除后已经大功告成,对定期复查肠镜就不在意了,但是,结肠息肉不能一切了事,切除后并非一劳永逸。

  原因如下:

  ①息肉切除后结肠仍可能会长出新的息肉,到75~80岁才会逐渐停止;肥胖、高血脂和息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长息肉。

  ②一项为期两年的调查研究发现65~75%息肉切除后又有了新生或复发的息肉,将其再次切除,会大大降低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肠镜复查是有效控制和预防结直肠癌发生的手段。

  ③弯曲的肠腔成袋状形成视野死角、肠镜检查前肠腔未清洗干净、检查时肠管的痉挛等原因,极易造成息肉漏诊。

  因此,结肠息肉切除后定期复查肠镜是至关重要的。

微信图片_202110221522171.jpg

  消化内科医生提醒您:对于一般人群来说,45岁开始首次进行肠镜筛查。如果是高危人群,例如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有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则需要提早进行肠镜筛查。

  消化内镜预约热线:2951050,2951057,2951016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