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三科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系列活动(一)
---点滴护理 细节服务
在儿科绝大部分肺部疾病的患儿往往会因为痰液的堵塞影响疾病的康复,护理人员除了教会家长如何为患儿进行传统的扣背及如何有效咳嗽等等方法帮助痰液的排出外,还会运用物理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且据研究表明振动排痰机通过物理的方式能有效解决患者痰液积聚且作用均衡稳定且省力,而人工手法用力不均匀会对患儿产生不适感,故使用振动排痰更能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问题来了,因为陌生的环境、冰冷的仪器、打针穿刺的恐惧、疾病的痛苦等等原因,导致孩子们抗拒任何治疗,即使医务人员空手进入病室仍能引起孩子们强烈的危机感,从而大大降低了物理振动排痰的依从性。于是我们就开始思考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在想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使他们接受这项治疗。讨论、分析、总给,最后发现因为生理、智力发育等原因,1-3岁的孩子会更排斥各种操作,于是我们就想到了背心式排痰仪器的小背心刚好跟救生背心相似的这一点,那我们为什么不利用患儿的好奇心和喜欢玩耍的天性,创造游戏的环境呢?于是我们便购置了各式游泳圈,“小朋友,我们准备游泳了,想坐什么样的小动物?小鸭子?小青蛙?还是小天鹅?……”“小朋友,我们穿上游泳衣开始坐蹦蹦床吧?”诸如此类,10分钟的排痰很快就结束了,甚至很多小朋友都在期待第二天的排痰。不仅降低了患儿的恐惧感,提高了排痰依从性,减少了住院天数,更重要的是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满意度提高了,护患更和谐了。
在儿科我们面对的往往不是病患,而是病患家属,这种医护、患者、家属的三方面关系对儿科护理人员的要求甚高。在掌握精湛的护理技术的同时不仅要有丰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医德风尚、爱心、细心、责任心!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技术的日益精进,我们对儿童心理护理越来越重视。相对于生理上的疾病,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对孩子心理上的照护。孩子们是祖国明天的花朵,老师们是辛勤的园丁,那作为儿科医护人员的我们便是屹立在孩子们身后的坚实护盾,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