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善全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体系,加强专业人员技术培训,逐步健全出生缺陷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等技术网络,市卫计委于11月25日召开全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暨综合防治技术管理培训班。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学院李胜院长、淄博市卫计委副主任阚金菊、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张立新出席会议。各区县卫计局、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分管领导、相关专业负责人近200人参加会议。
会上,省医科院药物研究院李胜院长讲话,并为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授予“山东省遗传性疾病基因检测示范中心”牌匾,为淄博市第一医院等多家单位授予“山东省遗传性疾病基因检测示范基地”牌匾,市卫计委副主任阚金菊为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授予“淄博市出生缺陷综合干预中心”牌匾,以此表彰全市相关单位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做出的贡献。
市卫计委副主任阚金菊做了重要讲话,她充分肯定了我市出生缺陷防治成果,明确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对全市的出生缺陷工作提出了要求。她在讲话中指出,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坚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策略,大力推广三级预防措施,将出生缺陷防治措施与常规妇女保健,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保健等项目有机地整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综合防治体系逐步健全,目前全市婚前医学检查机构有9家,产前诊断机构1家,产前血清学筛查服务机构8家,产前超声筛查服务机构31家,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机构1家。在市妇幼保健院设立产前诊断中心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扩大到34个血片采集机构,有26家医疗保健机构开展了新生儿听力筛查服务。三级预防措施不断加强,2016年全市产前筛查率达到122%,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达100%,新生儿四病筛查率和听力筛查率分别99.09%、97.3%,在实施新生儿4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筛查、治疗、干预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筛查病种至30种。全面开展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实现全市残疾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无缝衔接。出生缺陷监测水平不断提高,自1998年我市开始建立全市的出生缺陷监测网络,全市所有助产机构开展了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在市妇幼保健院省级监测机构的基础上我市有6家机构被扩增为省级出去缺陷监测机构。
阚金菊要求,全市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和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提高防治服务能力,坚持政府指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分类指导,把工作重点放到出生缺陷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全面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的开展。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意识;依法服务,严格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各项要求;强化落实,全面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体系建设;明确重点,继续实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
桓台县卫计局与临淄区卫计局分别就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措施和二级预防措施的实施做了典型发言,分享了经验做法和亮点工作。
工作会后,举办了淄博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技术管理培训班,邀请到温州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温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主任唐少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遗传代谢科主任杨茹莱,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助理、社会保健部主任周凤荣等省内外专家就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构建和临床应用、中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出生缺陷的防治现状、淄博市出生缺陷监测情况等内容进行了专题授课,并进行了培训结业考试。培训班学术氛围浓厚,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对于专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