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记者王锐)2岁多的小腾腾(化名)在玩耍时突然出现剧烈的腹痛、呕吐,家人慌忙将他送往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抢救,在进行相关检查后发现,造成孩子不适的“元凶”竟是11颗带有磁力的小珠子。 昨天下午,记者在小儿外科病房见到了腾腾,提起这次的就医经历,腾腾的父亲依然心有余悸,“11月1日晚上,孩子突然吆喝肚子疼,还呕吐,我们起初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可是没想到孩子越来越严重,最后不睁眼,不说话,就这么躺在那,把我们吓了一跳,赶紧送来医院了。”他说,直到为孩子做了相关检查,才得知腾腾的病是因为误吞了玩具小磁珠造成的。 “你看孩子彩超片上的影像,这些小磁力珠已经连成了一个圈,就像一条手链一样。”小儿外科主任张正茂向记者介绍,这些小珠子并非一次吞下,而是腾腾在玩耍时陆续吞到肚子里的,因此这些磁力珠滑落到了肠道的不同位置,但由于珠子的磁性较强,即使隔着肠壁仍然能牢牢吸在一起,造成孩子小肠多处挤压变形,送来医院时,已经出现了5处穿孔。在11月2日凌晨,医生为腾腾紧急实施了手术,取出磁力珠,并修补破损的肠壁,目前孩子恢复状况良好。 张正茂主任告诉记者,对于这种磁力珠,医生们都非常熟悉,“它叫巴克球,是一种非常时尚的玩具,珠子通过磁力吸附在一起,能够组成各种造型。”腾腾吞下的巴克球就是哥哥购买的玩具。目前,小儿外科已经接诊过多例吞下巴克球的患儿,而需要手术取出的,腾腾是第3例。据张正茂介绍,吞食异物的患儿在小儿外科为数不少,常见的比如钢钉、硬币、玩具零件、纽扣电池等,有些异物会被患儿自行排出,有些则会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当孩子出现腹痛、呕吐甚至肠梗阻等症状时,就要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磁力珠和纽扣电池是公认的危险品,建议家长将其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