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未来20年科研解密 5年后外语自然会
来源:北青网—竞报 时间:2006-1-14
--------------------------------------------------------------------------------
2010年,可以校正发音的电子语言学习机将成为人们学习语言有力工具;2015年,存储量高达10240G的硬盘将进入寻常百姓家;2022年,我国将实现人工构建肝脏、肾脏等复杂人体器官……未来20年我国在信息、能源、材料和生物技术领域很可能获得409项前沿课题的突破。
这是目前我国科学家提交的最为准确的科研创新地图。
这项研究是中科院“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组”历时两年多完成的,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课题研究成果。共有来自各个研究领域的1300多名科学家参与了这项工作。
8年后 网上参观“立体博物馆”
预计到2014年,我国将实现通过网络参观博物馆。这种数字博物馆并非现在网络上知识堆积型的博物馆,而是用电脑三维技术将整个博物馆从建筑构造、展品陈列一直到讲解都集成在一个数字博物馆系统中。
公众通过网络就可以“亲身”走入“实际”的博物馆,甚至可以变换自己在数字博物馆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一幅古画。
9年后 硬盘1万G是寻常事
据技术预见,今后15年里信息存储技术的增长率将不会低于摩尔定律。信息学家们预计,2015年后计算机内存将不低于300G,电脑硬盘容量至少为30TB(1024GB×30),而电脑的数据传输速度将至少为每秒2G。此中,10240G的电脑硬盘将进入大众家庭。
13年后 吃药得考察基因
每个人身体的具体情况不同,所患疾病的病情也有差异,但现在医生却总是给同类病人开出同样的药量处方。
这种情况在2018年将得到实质的改变。
根据病人身体实际情况计算用药量的数字模型将研究成功。这种数字模型可根据病人的不同身体指标,自动计算出某种药对病人最有效的用量。按片吃药可能就将渐渐成为历史。
15年后 人造肝脏将成现实
科学家们预计,到2022年我国将开发出利用仿生理论和技术研制出的人造生物器官。
到2023年,我国将实现将干细胞分化成可供移植的肝脏细胞、肾脏细胞的技术突破,并实现人工构建肝脏、肾脏等结构和功能较复杂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