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新生儿SMA基因筛查项目将于4月1日起全面启动,通过对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的足跟血检测,最快一个月即可确诊,早一天筛查,早一天阻断疾病进展,为孩子的未来争取更多可能。
SMA是什么?为什么要警惕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婴幼儿的“隐形杀手”,是一种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运动神经元退化,患儿逐渐丧失爬行、坐立甚至呼吸的能力,每6000-10000名新生儿中就有1例。
致命性高:严重的I型患儿若不治疗,多数在2岁前因呼吸衰竭离世。
隐匿性强:出生时看似健康,症状往往在数月后才显现,错过黄金治疗期。
为何要做新生儿SMA筛查
SMA在前期的治疗效果好,若能在出生48小时后通过足跟血筛查确诊,患儿可立即启动药物干预(如纳入医保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医保报销后自付约为1万元/针),显著延缓病情、延长寿命。
“80%的SMA患儿属于I型或II型,越早干预,生存率越高。其中,I型患儿:6月龄前发病,无法独坐,2岁前呼吸衰竭风险极高;II型患儿:6-18月龄发病,终身依赖轮椅,30%活不过成年。
淄博市防控闭环:孕中——淄博市自2023年8月起为孕妇免费提供SMA携带者筛查;产前——高风险夫妇对的产前诊断;产后——阳性患儿“确诊+康复治疗”。
孕期做过SMA?新生儿还要做?
许多家长会有疑问:“孕期已经做过SMA携带者筛查,结果显示是健康的,为什么宝宝出生后还要再做一次?” 这涉及基因遗传的复杂性和新生儿筛查的“双保险”意义,两个不同的筛查阶段,目标不同,但同样重要。
1、父母的基因≠宝宝的基因
SM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SMN1基因),即使父母双方都是健康人,也可能携带SMA致病基因(概率约1/40)。孕期筛查(父母携带者筛查)是检测父母是否携带SMA致病基因(SMN1杂合缺失),若父母均为携带者,胎儿有25%的概率患病,需进一步做羊水穿刺确诊。即使父母筛查正常,仍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技术局限性:极少的“2+0”型和基因突变(如SMN1微小变异)可能未被检出。
新发突变:约2%-5%的SMA患儿是由于胚胎发育中SMN1基因自发突变导致,与父母无关。
2、宝宝基因组合是“随机”
父母各提供一条5号染色体给宝宝,但基因组合存在不确定性:SMN1基因在配子(精子和卵子)形成时可能发生重组或突变,导致宝宝基因型与父母预测不符。
如何参与筛查?只需三步
知情同意:宝宝出生后,助产机构详细讲解筛查意义,家长签署同意书。
足跟采血:出生48小时后、7天之内(最迟不超过20天)并充分哺乳6次后,采集4个血斑(与其他新生儿筛查同步完成)。
结果查询:阴性结果——20个工作日后通过“淄博遗传”公众号自助查询;阳性结果——淄博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将专人电话通知,并安排遗传咨询、疾病确诊及治疗转介。
致家长
作为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未来。SMA虽罕见,但一旦发生,便是100%的家庭灾难。淄博市的新生儿筛查项目,正是用科技为孩子的健康筑起第一道防线,宝宝出生后,建议广大家长主动参与筛查,呵护孩子更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