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公益名额!面向学龄口吃儿童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点击:      时间:2023/10/11 23:36:57

口吃是一种神经发育和多因素的流利性障碍,重复、拖延、卡阻是主要的言语不流畅形式,可能有伴随行为。口吃言语会降低听众对儿童言语的可接受度,也会让儿童的说话体验感降低,进而影响社交沟通的主动性,损伤生活质量。

1019日至1022日,为进一步满足市民言语康复诊疗需求,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博士研究生、Stutter-C国际口吃资质认证言语治疗师惠芬芬坐诊治疗,并提供10个公益诊疗名额,有需求的市民请提前预约咨询。

咨询电话:0533—2929888

咨询地址: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西院区1号楼1楼耳鼻咽喉科

 

招募儿童要求

 

儿童年龄在6-9周岁;口吃言语频率高于3%,且家长主诉儿童有口吃言语;除口吃外,儿童无其他言语、语言、认知障碍。

 

口吃的日常表现

 

重复:孩子说话时,总是出现单字或单字的声母/零声母重复,如妈妈妈妈妈,我x-x-想好好说话

拖延:孩子说话时,总是出现过度拉长一些字,如妈妈,我——想好——好说话(过度拖长第一个字和字)。

卡阻:孩子说话过程中,总是出现能明显看到构音动作却难以发出对应语音的情况,如“(能看到明显发/w/时的圆唇动作,却很久发不出)我想好好说话

 

口吃的临床分类

 

阶段发育性口吃:一般半年内可自行恢复,多发生在六岁前。

持续性口吃:口吃持续存在,不经系统干预难以自行康复,儿童6岁后为持续性口吃的风险极高。

获得性口吃:后天脑神经或精神创伤产生,多见于成人。

 

常用治疗方法

 

言语重组法:通过协调言语运动系统,调节语音声学变化,包括流畅性塑造法和口吃修正法。其中,流畅度塑造法通过降低语速、轻柔触碰、柔和起音及充分的呼吸支持等方法重塑言语产生方式;口吃修正法主要是采用取消、自发性口吃、弹跳等方式处理口吃言语,降低口吃时的心理影响。

执行功能干预:通过控制刺激量、刺激呈现速度、目标刺激数量和任务规则变化来进行执行功能干预,有效提升儿童言语控制能力,降低儿童口吃严重度,且不影响儿童言语自然度。(主要应用于学龄儿童)。

间接治疗:改善沟通环境,缓解焦虑等情绪反应,为流畅性提供改善流畅性的机会,注重流畅性行为正强化。(主要应用于学龄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