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宫颈“高级别病变”,怎么转阴?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点击:      时间:2021/11/4 14:54:22

  宫颈“高级别病变”,怎么转阴?

  王女士因为反复接触性出血就诊于当地医院,医生询问病史后发现王女士既往有HPV感染史,进行了相关检查后发现,细胞学检查提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PV 31阳性。进一步做了阴道镜检查和活检,病理结果提示“宫颈高级别病变”,也就是我们说的“宫颈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如果持续进展,有发展为宫颈癌的可能,医生建议王女士行宫颈锥切术。经历一个门诊手术后,两周后,焦虑不已的王女士拿着病理报告复诊了,但她的病理结果却是慢性宫颈炎。

  王女士很开心,开心的是宫颈锥切病理正常,但同时也很困惑,为啥阴道镜的活检结果和锥切的病理结果不一致?这个宫颈锥切术是不是原本可以不做的?事实是恰恰相反!组织病理学确诊为“高级别病变”,首选锥切 宫颈上皮内瘤变分为3级(CIN I 、II 、III),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即CIN I;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即CIN III和CIN II。其中“高级别病变”(HSIL)属于癌前病变,多为HPV高危亚型的持续感染所致,如果进展下去约20%可能10年内进展为子宫颈浸润癌。因此,美国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病理学会推荐对于所有HSIL的患者首选切除治疗,就是大家熟知的“LEEP刀”。通过LEE术切除病变组织,会做进一步的病理检查,大部分患者维持原诊断,很少部分患者也可能会被诊断为癌。但确实还有很小一部分“幸运儿”术后病理诊断为阴性!

微信截图_20211104152708.png

  阴道镜查出“癌前病变” ,为啥手术时却没有了?

  阴道镜活检是“高级别病变”,但宫颈LEEP术后切除样本完全阴性,可能是这些原因。一、与病灶局限有关,也就是病灶很小,做阴道镜活检的时候已经取出来了,那么锥切后病理确实可能为阴性。二、宫颈CIN III患者的自发消退率为32-47%,也就是说,有可能在宫颈锥切时,原本的病变已经自发消退了。那是不是就可以抱有侥幸心理,不做手术,随访看看呢?事实是,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如不治疗,12%-40%的患者会进展为宫颈癌,因此不建议长期随访。而病灶切除术后,切缘阴性的患者治愈率较高、复发率低,在一项研究中,CIN III 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阴性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8.9年,仅0.35%的患者出现了新发高级别细胞学或组织学病变。所以说,手术并不是像王女士疑虑的那样“多余”,恰恰是规范的筛查、治疗,在疾病的萌芽阶段就扼杀了进一步恶变的风险,并降低了复发的可能。

  因此王女士是很幸运的,经过了规范的筛查和治疗,术后复发率很低。但医生提醒她,术后仍然需要维持至少25年的HPV联合细胞学的筛查。

  预防宫颈癌

  定期做好这些筛查

  现有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包括细胞学检查(即TCT/LCT)、HPV检测和联合筛查(即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筛查的频率取决于所选择的检测方法。

  1、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

  建议有性生活一年以上的女性,都要定期做宫颈癌筛查。如果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水样分泌物,都需要及时去做检查。

  2、阴道镜检查

  对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时,患者需进行进一步的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作为一种诊断性操作,带有多种放大镜的解剖显微镜,检查时可提供宫颈、阴道、外阴或肛门在照明下的放大图像。它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癌性病变,以便能早期治疗。基于恶性和癌前病变的上皮在阴道镜下具有可见的特异性形状、颜色和血管特点,可以通过阴道镜检查发现这些改变。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阴道镜检查不再只是取活检的途径,它所提供的病变信息更多地参与到疾病的管理中。

  宫颈鳞癌和腺癌,两者的癌前病变和早期病变均可经筛查检出。及时、正规治疗癌前病变和早期病变可预防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生并降低宫颈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