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是某段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引起的肠梗阻,是婴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体病因尚不清,可能与饮食改变、病毒感染、肠痉挛及回盲部解剖因素有关。表现为患儿阵发性哭闹不安,呕吐,腹部包块,果酱样血便。肠套叠1岁以内多见,2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5岁以后发病更少。肠套叠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淋巴结病毒感染有关。
保健要点:
1.一经诊断肠套叠后,应尽早行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术或者B超引导下水灌肠整复术。
2.患儿肠套叠整复成功后应禁食6小时左右,减轻肠道负担,恢复肠道功能。
3.避免生冷食物,以流质饮食为主,少量多餐,由少至多试探性喂养。
4.若肠套叠非手术治疗整复失败,应手术治疗,手术复位,同时检查有无肠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