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强调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携手应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倡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产科门诊孕妇学校特别邀请产科副主任蒋永为各位孕妈妈带来了课程《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希望孕妈妈们能够重视艾滋病防治,安全孕育健康宝宝。参与听课的孕妈妈及家属纷纷表示获益良多,普及了母婴保健知识,对母婴健康具有非凡的意义。
蒋永用专业的知识和风趣的语言,从病程发展、诊断、治疗、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孕妈妈充分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和干预手段,引起孕妈妈们重视的同时让大家减轻了“谈艾色变”的焦虑。课后,产科门诊护士长带领现场的孕妈妈做起了手工——缝制小抱枕。大家一起讨论交流,互相帮助,时光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手工课堂,穿针引线间氛围达到高潮。通过努力,一个个满含心意的小抱枕在孕妈妈们的巧手下诞生,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共同抗击艾滋病,道阻且长,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与孕妈妈们风雨同舟,一路随行。
#
艾滋病相关知识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艾滋病只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经过大约8-10年的潜伏期,人的抵抗力逐渐下降,最后完全失去抵抗力,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机会性感染。病人表现的症状无特异性,病死率极高。
HIV的三种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
(2)经性途径传播
(3)母婴传播
不会传播HIV的接触方式
(1)接吻、共用毛巾不会传播HIV
(2)拥抱、握手、共用餐具不会传播HIV
(3)同一泳池游泳、共用坐便器不会传播
(4)蚊虫叮咬不会传播HIV
守好三道防线,防艾不盲目
防线一:
①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②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③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④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体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防线二:
①尽量少参加以饮酒为主的聚会,聚会时少饮酒,以免出现“酒后乱性”、“酒后失控”的行为。
②发生性行为时,要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这样才能避免感染艾滋病。
③尽量少去“酒吧”、“蹦迪”等娱乐场所,避免接受不熟悉的人给予的烟、饮料等,因为这些东西里面有可能隐藏着毒品之类成瘾物。
防线三:
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员在暴露于高感染风险后,如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感染状况不明者发生体液交换行为,及早(不超过72小时)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降低感染风险。暴露后预防应当在发生疑似感染行为后的72小时之内服用阻断药,服药越早,阻断效果越好。需坚持服用28天。
供稿|产科门诊 石子曈
校稿丨健康教育科 王少坤
审核|宣传科
医院地址:(点击下方开始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