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第14个“世界唐氏综合征日”,今年的主题为“关注唐氏,支持和行动”。
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先天性疾病。患者比正常人多出一条21号染色体,主要表现为先天性智力低下,特殊面容和生长发育迟缓等,发病率约为1/700,通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可以有效的降低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率。
高龄(≥35岁)是唐氏综合症发病的高危因素,唐氏综合症一般是新发突变,源自染色体不分离,其发病率与孕妇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女性年龄增长而发生几率增加。
1、早孕期筛查(11-13+6周):通过B超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和母体血清学检查联合筛查,评估唐氏综合征发生风险,其检出率达85%。
2、 中孕期筛查(15-20+6周):中孕期筛查是目前在孕妇产前筛查中应用十分广泛的血清学筛查,但其特异性不高,假阳性和假阴性并存。
3、无创DNA产前检测(12-22+6周):较传统的唐氏筛查来说,无创DNA产前检测对筛查21-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明显提高,达95%。
产前诊断是避免唐氏综合症患儿出生的重要干预手段,高龄、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无创DNA检测高风险的孕妇需要进一步行产前诊断。
咨询电话:0533—2929888
供稿:产前诊断中心 郭晶
编辑审核:宣传科
医院地址:(点击下方开始导航)